为何高收入的年轻人竟然比低收入的父母更缺钱?
----朋友儿子每月收入7000多元竟然还需要每月2000多元父母补贴的感慨!
汪华斌
昨天与一位朋友碰面了,竟然他的养老金只有每月2000多元;而且俩口子都只有这么多。我问他的生活,他竟然说还可以;只是每月需要补贴儿子1000多元。我问他儿子每月收入多少,他竟然说每月7000多元;但因为房贷与车贷等,所以他儿子每月的钱都不够用;所以不得不依靠父母的养老金补贴。这朋友说实际是父母亏欠儿子的,因为自己两口子都是低收入人群;所以没有能给儿子买商品房,所以每月补贴儿子这1000多元也是心理平衡吧。
我以前一直不明白,如今的年轻人每个人的收入都比我们高很多;但他们却没有存钱的概念,反而是我们这些低收入人群竟然总是到银行存钱。这不是因为我们经历过毛泽东时代会节省,而是因为我们的低收入竟然也能安宁地生活;这就是我们说的固定收入的概念。
我们知道如今的年轻人通常都是高收入人群,因为他们不可能干每月2000多元工资的工作。正因为如此,我见到我身边的年轻人都是收入比较高的人。尤其是在春节前夕,几万甚至十几万年终奖的比比皆是。然而没有见到有将钱交父母存钱的,尤其是害怕父母向他们要钱;所以这些人的钱是如何用,我真的不知道。
我与我们这个年龄的朋友聊天,大家最害怕的就是生病;因为生病就没有收入了,所以需要支出而没有收入的时候能不是钱不够用吗?而其他的如孩子的生活,家庭生活等好像都不是他们操心的事。正因为如此,所以今天我们社会第三代的教育操心的是老人。再加上如今的年轻人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所以他们操心的是如何住商品房与豪车。而今天我们社会的老人基本是毛泽东时代过来的人,虽然住房不好但却有不操心住处;虽然住房不宽敞也不豪华,但起码有毛泽东时代分配的住房;这就是不操心的原因。正因为如此,所以我身边这批每月只拿2000多元养老金的人也有自己的安全感;倒是子女的不安全感冲击自己,这才是这批人操心的地方。
而如今真正中等收入的年轻人,虽然每月收入普遍在每月7000元以上;但他们却总是不安全感,因为他们肯定需要的是商品房;再加上必须有车,所以这样收入的年轻人普遍承认自己没有安全感。虽然这些年轻人因为自己的收入不低,所以享受高品质生活也是普遍现象。然而可惜的是这高品质生活没有为他们带来满足感,反而更加刺激他们的不安全感。如我身边有个年轻人商品房买了两套,而且自己开的宝马车;这应该是令人羡慕吧。可他竟然整天忧心,好像明天就没有收入那样的不安全感。这不是个别现象,好像也是今天社会的普遍现象;因为如今就业安全感的不多,所以高收入人群并没有真正的获得感;而且有位年薪百万的年轻人竟然也如此,他竟然说也不知道自己拿这样的年薪能有多少时间;饭碗与赚钱的不稳定性是这些中等收入人群的不安全感的根源,也是我们社会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相反我们这批五零后竟然没有这样的危机感,因为我们有毛泽东时代安排的住房;所以不担心商品房的价格是不是高涨。虽然我们今天的养老金不高,但毛泽东时代的工龄使我们起码有个保障;正因为如此,所以低收入的父母竟然比高收入的子女安定得多;除了现在大家真的害怕得病,其它的还真的是安全的;这就是毛泽东的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