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血栓日”使我对“血栓”陷入了沉思!
----一位朋友竟然在“世界血栓日”前快要中风了而到这里就诊的感慨!
汪华斌
昨天有位朋友在当地医院看说是要中风了,于是急忙赶到我这里的医院确诊;后来心血管科的医生说这是来的早,通过封堵就能避免中风的发生。这位朋友说自己整天到处跑,根本就没有时间吃了不动;咋还得这病昵?这时心血管的医生说这不是运动就不得的病,而是与自己的饮食习惯有关。因为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统的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而在可变的流体依赖型中,血栓由不溶性纤维蛋白原沉积的血小板和积聚的白细胞和陷入的红细胞组成。所以引起血栓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血液黏稠问题,这就是血液流得慢并不一定会形成血栓的原因;也是运动的人也不见得就不会得血栓的原因。因为主要取决于自己血液中的血液黏稠,其血液黏稠高的人自然发生血栓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一般来讲体重过重和高血脂、高尿酸、糖尿病患者及正在服用避孕药的妇女,患‘血栓症’的概率会高一些;这就是注意血栓预防的基础。
当我正在思考这位朋友的病时,旁边的一位病人说10月13日就是“世界血栓日”;因为这是1856年由Virchow教授首次提出了“血栓形成”的概念,并命名了“血栓”、“栓塞”、“纤维蛋白原”三个血栓相关名词;提出了血管壁损伤、血流异常、血液成分异常是血栓形成的三大要素。而这过去的一百六十多年中,该理论仍在一直指导着血栓疾病的医学实践。正因为如此,所以2014年3月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宣布将 Virchow的生日(10月13日)作为“世界血栓日”;以纪念他首先提出“血栓形成”理论,期望通过提高公众对血栓的认知来促进血栓性疾病的规范化诊治;号召世界各地不同团体团结起来,共同面对血栓形成这一沉默的杀手。
我不是医生,但从医生这里知道了我们今天饮食习惯的问题;如我们今天吃肉的量越来越大,这就是相当多的人以吃肉才有劲运动而得出的。正因为如此,运动的中国人竟然是血脂越来越高;再加上我们如今的各种新型饮料等推波,所以如今的中国人竟然成为特别“易栓症”的人群。再加上我们今天社会到处的添加剂与环境污染的配合,所以我们社会竟然先天存在一些预先未知的先天性因素或自身免疫性因素;自然特别容易导致血液异常高凝而自然容易形成血栓。所以医生说这是我们今天时代的进步病,因为快速进步的社会往往忽视了血栓发生的环境;从而造成我们今天猝死的病例越来越多的现象。然而医生说正是因为国际上高度重视,所以血栓症的总结归纳经验还是不少的;如我们通常总结的六大现象(一、哈欠不断 二、血压异常 三、高血压病人的鼻出血 四、步态异常 五、突然发生眩晕 六、突然发生剧烈头痛)就是自我诊断脑血栓的前兆情况,出现之一就应及早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而静脉血栓栓塞症不只是老年人会得此病,年轻人也有可能被纠缠。因为实验数据显示每静坐一个小时,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会增加10%;坐90多分钟,便会使膝关节血液循环降低50%。正因为如此,所以在欧美国家为年轻人定义此病为“电脑血栓症”。虽然静脉血栓最初的表现为下肢肿胀、胀痛、沉重感,并有站立、行走时疼痛不适;而病情严重者其下肢出现皮色青紫,此时可有肢体缺血坏疽的危险。另外下肢静脉血管好像血液流回心脏的‘高速公路’,若血栓脱落可直达心脏进入肺动脉而导致肺栓塞。
当然在我们今天这病人急剧增加的社会,血栓成为了中国现象;因为手术患者、创伤病人、肿瘤患者、高龄人群、肥胖者、吸烟者、长期服用雌激素药物人群、长时间住院患者等都是容易被它‘缠上’的高危人群。正因为如此,所以专家提示有三个方面可以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一是运动起来,预防血栓;二是控制“三高”;三是出现症状要及时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保障。可正是人的‘血栓’与我们社会的快速进步有关,顿时使我想到我们今天的社会难道就没有‘栓’吗?人的‘血栓’有前兆情况表现,那么社会的‘栓’的前兆情况又是什么呀;它又如何引起我们注意呀?